我校参与的“大变局下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研究”重大战略 咨询项目正式启动

发布者:毛智伟发布时间:2022-06-23浏览次数:10

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劳琪

为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,深入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,623日,由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和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发起推动,我校参与的中国工程院“大变局下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研究”重大战略咨询项目正式启动。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、秘书长、院士陈建峰,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范唯,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,住建部人事司副司长何志方,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王振海等出席项目启动会并讲话。我校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迪代表子课题7“工科教师培养与评价研究”作项目汇报。



项目设9个子课题,由56位院士共同参与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理

工大学校长龙腾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同济大学教授朱合华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特别顾问朱高峰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分别牵头的9个子课题近200名代表线上线下参会。会议以“推进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,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”为主题,由中国工程院、教育部指导,天津大学主办。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主持会议。

陈建峰致辞,介绍项目设立的背景并提出项目实施的有关要求。他对项目实施提出三点建议。一是要深刻理解高等工程教育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。建议项目研究应与当前工程教育的有关国家政策、时事热点有效结合。二是要理顺治理体系的多元主体关系。重点处理好“工程教育内部”“工程教育内部与工业界外部”“中国工程教育与国际工程教育”“继承与创新”四对关系。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、坚持需求导向、坚持目标导向。真正形成一些能够指导和引领我国未来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建议。

范海林致辞并提出推进项目的有关工作考虑。他对项目实施提出五点建议。一是要突出针对性。面对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制造强国目标要求,要提出有针对性的破解之道。二是要注重继承性。从1995年到2019年,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经历了系列变革,要总结好经验,把高校的探索上升为政策建议,把有效的试点政策制度化。三是要增强系统性。坚持系统思维,把握好工程教育界内部、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关切,提出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支撑要素,构建面向工业界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治理体系。四是要提高创新性。要力争在工程教育治理理论创新、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,既用新办法解决老问题,也用新思路蓄积新能量。五是要体现时效性。要有更广的视野,既立足长远,又针对当前,提出具有时效的政策建议。

加拿大工程院院士、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从选题背景、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、项目安排、预期成果等六个方面对项目的整体设计进行了系统介绍。随后,9个课题组分别介绍了研究计划。项目共同负责人林忠钦深入剖析了“大变局下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研究”的课题内涵,从“大变局”“工程教育”“治理体系”三个维度,提出了当前工程教育在优秀生源、专业化培养、工程经历、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方向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石化副总工程师孙焕泉表示,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,要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以问题为导向,从企业需求端分析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;以目标为导向,从需求端探究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、标准,进行对标分析,以案促研,通过产学预研剖析,解决当前和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系列问题。与会院士、专家、学者坚持问题导向,有的放矢,把握关键问题,对进一步修改完善项目工作方案、高质量推进项目实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。



金东寒院士作会议总结。他首先对中国工程院、教育部对项目研究团队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。他指出,本项目是对总书记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系列重要要求的积极回应,是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。他强调,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。充分认识到卓越工程师培养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储备的重要环节,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增长点。二是要强化成果应用。聚焦实践应用,推动理论创新、促进制度优化、编制典型案例、强化质量监测、深化协同育人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通用模式和典型经验。三是要加强项目内外协同。各课题要积极做好与产学各界专家的密切合作,各课题组内部、课题组之间要要高度配合,注重协调和沟通,协同多元力量共同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任务,贯彻落实好中央要求、回应行业产业期待。


相关新闻:56位院士领衔重大战略咨询项目启动—新闻—科学网(sciencenet.cn)